菜单

西安三桥新街一对“裁缝夫妻”眼中的服装变迁

更新时间:2018-10-16 13:20:14

  一间裁缝铺,28年量体裁衣。56岁的女主人贺阿姨说,服装是一种语言,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、对时尚的不同理解和审美追求;服装也是一种记忆,每个款式都有着浓浓的时代烙印。

 

贺阿姨的裁缝铺在三桥地区很有名气

 

“一年到头很难穿上新衣服”

在西安三桥新街,贺阿姨的裁缝铺远近闻名。从1990年开张至今,裁缝铺先后搬过好几个地方,但始终没离开过三桥。来的顾客,也大多是熟人。

贺阿姨是陕西榆林人,1982年,年仅20岁的她来到西安,在一家服装厂上班。“工作至今,手里就没离开过针线活。”昨天下午,她和丈夫徐师傅在店里忙着做活儿。

店里堆满布料,尤为引人注目的,是几把不同时代的裁缝工具。从电熨斗到现在的液压蒸汽熨斗,从老式的脚踏板缝纫机,到现代智能的电动缝纫机,浓浓的“时代感”扑面而来。

“那时候,大家穿衣服没想法,大街上的人看上去都一样。现在不同了,穿要穿得个性,还要舒服,变化好大。”贺阿姨介绍,当时,衣服的布料以粗布为主,颜色以蓝、灰、黑为主,样式上除了一些中老年妇女会穿老式偏襟衣服外,其余的不论工人、农民,还是干部、知识分子,基本穿苏式服装、中山装,没有多大差异,更谈不上什么个性。

在工业化尚未普及的年代,人们的服装都是真正的“私人定制”,选好合适布匹,要么自己动手丰衣足食,要么请来裁缝量体裁衣。于是,会缝补衣服是一门很吃香的手艺。“新三年旧三年,缝缝补补又三年。小孩子好动贪玩,裤子上膝盖和屁股的位置往往是补丁最多的地方,而大人们经常用扁担挑东西,衣服上最先打上补丁的,基本在肩膀位置。”

当时大多数服装店还是以百货商店的经营方式为主,衣服和袜子都是摆放在玻璃柜台里,或是在柜台后面的架子上高高挂起,消费者不能直接去触摸衣服的质感,需要请售货员逐一把看中的衣服拿过来挑选,“人们一年到头很难穿上新衣服,有时候几年才能穿一套新衣服。”

1984年,贺阿姨拿着指定的缝纫机票,购买了家里第一台缝纫机。后来,与丈夫一起开了裁缝铺。

“买布裁衣的人减少了”

“刚开裁缝铺时,最大的业务量就是做衣服。”徐师傅告诉记者,每年国庆节前后,结婚的人多、新入学的学生多,有时做衣服需要熬通宵,“最多的时候,我们两人一起配合,一天做两套西服。”

人们开始注重衣着,注意衣服与裤子、鞋袜的颜色搭配等细节,追求时尚、个性化逐渐成为人们着装的主要特点。从那时起,女士的外套出现小翻领,但仍以蓝色、黑色为基础色调。而男装除中山装外增加了西服,西裤后侧不加包,裤兜被设计在裤子的两侧。

上世纪90年代中期,市面上的成衣店开始出现,牛仔裤就是当时流行起来的。大街上,不再是一大片的黑蓝灰色,浅绿色、浅粉等衣服增多,还能看到一些时髦女性穿着飘逸的裙子走在马路上,成为一道很有吸引力的风景线。

年轻人喜欢直接买成衣穿,买布裁衣服的人开始慢慢减少了,裁缝铺的生意淡了下来。贺阿姨说,现在选择多了,潮流变得也快,再也没人来店里做衣服了,业务大多是裁裤边、改尺寸和修拉链。老邻居的门面都改了,曾经风光无限的裁缝店、时装店,成了今天需要排队叫号的奶茶店、饭店。

“老板娘,改衣服的钱我支付宝转给你。”一位客人试了试改好的衣服,颇为满意。

“好的。”贺阿姨应了一声,继续改下一位客人的衣服。

 

电动缝纫机又开始运作了,贺阿姨用双手推着衣服通过小针板,拷出一条平直细密的边……



【微信扫描上图二维码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资讯】

联系我们

028-6141 6833

我们的地址

成都 彭州 万贯精品园B2区